woohoo~人均50塊,好吃到起飛的小城被我找到了

去年寫了篇合肥美食,結果留言區來自蕪湖的股東們紛紛表示蕪湖才是隱藏的美食小城。原本作爲半個合肥土著的我還有些不服氣,結果攻略一做,自己先饞到不行。

作爲半城山半城水的魚米之鄉,蕪湖好吃的真的太多太多了!隨便列一列,就是美食清單:無爲板鴨、紅皮鴨子、渣肉蒸飯、麻辣燙、牛肉面、平鍋炒面、赤豆糊、酒釀水籽、老鴨湯泡鍋巴……即使呆上一周,光這小吃都不會吃重樣。

不少美食還在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一城一味》裏多次出鏡過,是官方認證的好吃~

作爲安徽的第二大城市,或許你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只有出圈的網絡用語“蕪湖起飛~”,但其實蕪湖正悶聲不響發大財,從蕪湖走出去的品牌,你一定很熟悉,像是奇瑞汽車、三只鬆鼠、溜溜梅……這些都是蕪湖的排面。

蕪湖雖說不大,但這既有全國最大的方特樂園也有歷史悠久的古城。即使哪都不去,慢悠悠地在依山傍水的公園裏漫步,也是愜意的。小城的慢和安逸,蔓延在蕪湖的每條街道。

而且位於江浙皖交界處的蕪湖,既屬於南京都市圈也屬於合肥都市圈,高鐵、機場、單軌統統都有。我查了下從杭州、上海出發,高鐵也就一兩個小時左右

。周末就算只是專程過來吃一趟,也是值得的!

話不多說,跟我一起在蕪湖的街頭走走,嘗嘗那些好吃到起飛的美食~

蕪湖怎麼吃?

好吃的太多,一篇可寫不完

紅皮鴨子

蕪湖的紅皮鴨子乍一看和廣式的燒鵝長得很像,但其實味道和做法上都是有很大差別的。

@嗚呼善哉

最大的區別就在紅皮鴨子烤制到七八成熟的時候,是需要下進熱油鍋裏炸的,這樣做出的鴨子表皮不僅成色好看,口感也會更加酥脆。再澆上各家祕制的滷汁後,更是香到就這一盤鴨子都可以幹掉兩碗飯。

@嗚呼善哉

也難怪一到飯點,蕪湖人們都會去自家樓下斬點鴨子來,這麼香的鴨子,我也想頓頓都能吃到。另外,紅皮鴨子店裏的紅皮鴨頭和白滷鴨舌也不能錯過,作爲下酒菜來吃再合適不過了。

紅皮鴨子推薦店鋪:

小戴烤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經營至今的烤鴨老店,滷汁調得恰到好處,完全可以寡吃。

曉馬鴨店|蕪湖紅皮烤鴨扛把子。除了紅皮鴨子外,店裏還賣面,味道也不錯。

藍義興烤鴨|作爲百年老字號的烤鴨店,曾經上過《舌尖》,如今每天仍有許多人排隊來買。

無爲板鴨

無爲板鴨,雖說叫無爲板鴨,但做法卻是先薰後滷,很是特別。這樣做出來的無爲板鴨既有濃鬱的滷味,又有煙薰香

,與其他地區的板鴨就風味來說,一下子就拉開了差距。

@虎背熊腰

除了做法外,無爲板鴨之所以好吃,還有個天然的地理優勢。因爲無爲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這裏有一望無垠的水田,適合飼養着大批的巢湖麻鴨,而這些麻鴨肉質細嫩,肌肉敦厚飽滿,正是做板鴨的好食材。

一般無爲板鴨的個頭大小多控制在3斤左右,這樣既不會因爲過大而口感發柴,也不會因爲過小而鮮香不足。

@Lilith

吃無爲板鴨有個特別之處是這板鴨最好冷吃

,否則鴨肉的味道就差了一截,脆香的鴨皮口感也會變掉。而且醋、麻油和蒜瓣是不能缺少的,油潤甘香的鴨肉蘸上這三樣後,才能把鴨肉本身的鮮香更好地激發出。

@Lilith

無爲板鴨推薦店鋪:

林源齋無爲板鴨|它家的無爲板鴨是當天現做的,店裏還可以真空包裝板鴨,作爲伴手禮。

馬玉虎板鴨|滷汁較爲清淡,空口吃也好吃。

小籠湯包

提起小籠湯包,多數人第一反應要麼是無錫湯包要麼就是上海的南翔小籠,雖說蕪湖小籠包的名氣遠不如它們,但蕪湖湯包有着自己的個性,吃過一回後一定會念念不忘。

據說當年梅蘭芳吃過蕪湖同慶樓小籠包後還對程硯秋說“此物如薄霧中含苞的秋菊”。當你見蕪湖湯包時,就會覺得這比喻真是妙啊。

蕪湖湯包的面皮是半發酵的,這樣不僅皮薄且韌,還粉嫩透明。再加入祕方調制的皮凍後,剛出籠的湯包用筷子輕輕提起時,就能隱約看到裏面大塊的餡料和湯汁,誘得人想要立刻咬上一口。

但這時可急不得,一個心急可能嘴就要燙出泡來。在蕪湖吃湯包的方法其實很傳統,“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蘸點醋,一掃光”,這十八個字記牢了,準沒錯。

不誇張地說,在蕪湖隨便找一條街,八成這條街上就有一家湯包店

,湯包店的密集程度遠超你的想象。按我的經驗,每當遇到這種美食內卷的小城時,其實只要看哪家湯包店人多,就去哪吃。

湯包推薦店鋪:

四季春|小吃制作技藝入選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家的鬆針蟹黃包還曾亮相過故宮。

團結四村湯包館|開了27年的小店,每天只開到十點半,周邊街坊起早也要來吃,人均十元就能填飽肚子的良心小店。

左福齋|不少食客就認它家,經常要排隊。除了湯包外,還有小餛飩、雪菜面、蒸餃……味道也都不錯。

渣肉蒸飯

蕪湖的渣肉蒸飯我覺得和溫州糯米飯還挺像的,同樣是糯米飯上面蓋肉,飯裏加湯汁,一般作爲早餐來吃。但蕪湖的渣肉蒸飯更實誠些,上面鋪着的是好大幾片的渣肉。

渣肉蒸飯的靈魂就在於渣肉的制作,聽起來步驟很簡單,就是將七瘦三肥的五花肉醃制好後再裹上米粉蒸熟,渣肉就做好了。但這米粉可有講究了,一般用的都是南陵糯米,相較於其他的糯米口感會更好。把米炒熟後會再加入八角、鹽、幹辣椒等家常調料磨碎,各家的比例調味都不同。

剛出爐的渣肉蒸飯,大概是蕪湖人早晨最不能割舍的碳水誘惑。油亮酥爛的渣肉下一般還會有鹹香入味的千張,剛好能中和掉五花肉的油膩。而碗底糯米飯浸透了湯汁和肉香後,真的一粒都不舍得浪費。

@乃茶

如果蒸飯當早餐的話,標配一般是碗豆腐腦/豆漿,兩樣加一起的價格也不會過十元,被蕪湖的物價感動到了。

渣肉蒸飯推薦店鋪:

小金蒸飯|蕪湖最有名的老字號之一,很多人就是衝着“小金”這塊招牌去的。

小高渣肉蒸飯|在小金蒸飯旁邊,其實味道與小金難分伯仲,是最早一批做渣肉蒸飯的老店。

麻辣燙

麻辣燙大家應該都吃過吧,如果說火鍋是一羣人的狂歡,那萬物皆可燙的麻辣燙就是一個人的快樂。在不了解蕪湖麻辣燙前,我對麻辣燙的認知只有楊國福和張亮這兩個牌子。

在外地風生水起的麻辣燙品牌巨頭,到了蕪湖的麻辣燙江湖卻沒了聲響。畢竟蕪湖當地的麻辣燙早就卷到不行,多是開了十幾年的老店,摸透了街坊鄰居的口味。

各家麻辣燙光調味都有着自己的個性,研究出了新意,有的重甜辣,有的偏鹹辣,還有的則勝在芝麻香,而對蕪湖本地人來說,最好吃的麻辣燙永遠都是家樓下那家。

其實傳統的蕪湖麻辣燙的口味是甜辣的,吃麻辣燙時最經典的一步就是在紅油裏加一勺靈魂甜醬,這種甜辣交錯的味道,很難不讓人上頭。

麻辣燙推薦店鋪:

生活麻辣燙|開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公認的好吃,就是排隊情況太嚴重了。

姚記麻辣燙|是本地的一對老夫妻開的,街坊鄰居不少都是它家的常客。就是開門時間會很任性,去前最好打個電話。

赤豆酒釀

作爲糖水狂熱愛好者怎麼可能會錯過蕪湖的赤豆酒釀呢。酒釀和紅豆是蕪湖人四季離不開的美食,赤豆酒釀、赤豆糊、酒釀水籽(酒釀小元宵)

都是這兒的特色小吃。而赤豆酒釀則是蕪湖人夏天的專屬“快樂水”。

@社會主義接班人

煮到酥軟綿爛的赤豆裏只要加入香醇的酒釀,一杯赤豆酒釀就做好了,這做法可比什麼奶茶簡單不少。但偏偏就是這沒什麼花頭的赤豆酒釀精準地抓住了蕪湖人的胃。

@妍維妮

一般赤豆酒釀剛端上來時,紅豆和酒釀都是分離的,這時只要勺子攪一攪讓二者融爲一體,一勺入肚,別提有多幸福了!尤其是在夏日,清甜的赤豆酒釀喝完後,暑氣全消,連平日不嗜甜的人都禁不住來上一杯。

@KamaQ

赤豆酒釀推薦店鋪:

二姐紅豆|老蕪湖人從小吃到大的一家店,店裏的紅豆比別家更大顆些,煮得也很軟爛。

老北門酒釀店|店裏賣的都是半成品,可以打包酒釀、水籽、赤豆帶回家自己煮。

梅花糕

要說蕪湖冬天必吃的一樣小吃,還得是梅花糕。因爲梅花糕的模具有五朵花瓣,所以叫作梅花糕。梅花糕的做法其實類似於鯛魚燒,在模具裏倒入面糊掛邊,再加入豆沙餡,最後封口燜制,不出五分鍾一鍋熱氣騰騰的梅花糕就出鍋了。

剛出爐的梅花糕還冒着熱氣,這時吃味道最好了。由於最後一步是封口燜制,因此梅花糕頂上那層的口感跟冰淇淋似的

,越往下吃,外皮就變得像甜筒外殼一樣更有韌性。

而內餡的紅豆沙一般都是店主自己熬的,有的會熬得很扎實,有的則會更加細膩。對於紅豆沙甜度上的把控,店主們都仿佛有了共識,不會過於甜膩。

@吱吱吱的小白鼠

梅花糕推薦店鋪:

張記梅花糕|它家的外皮做得很有韌性,紅豆沙格外細膩。

老蕪湖梅花糕|它家的梅花糕甜度不高,用料扎實,是附近學生們的最愛。除此之外,店裏的雞蛋漢堡也很受歡迎。

雖說上面的美食已經足夠誘人了,但這些不過是蕪湖的美食版圖一小塊,我再單獨安利幾家來蕪湖必打卡的店補充下。

耿福興

我第一次吃耿福興的時候其實是在合肥,當時它家的湯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才知道,原來耿福興是來自蕪湖的百年老字號,在蕪湖可以算是無人不曉了。

去耿福興,因《舌尖上的中國》而走紅的蝦籽面是一定要吃的。又細又有嚼頭的“小刀面”和蘇式面口感相似。再加上蔥花蝦籽,竟能吃出海鮮面的風味。

蝦籽面裏的蝦籽可有講究了,用的得是長江中青蝦的籽,再加上蔥姜醬油炒成幹香的綿軟蝦膏,最後添進高湯,把鮮香最大程度地展現出來。

除了蝦籽面外,甜鹹的酥燒餅和多汁的小籠湯包

也都可以來上一份,一頓入肚,別提有多滿足了。

@藍調小雨雲

小高米線

提到米線,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雲南米線,但在蕪湖,當地人愛吃的卻是更爲重口的小高米線。

@青城山下小白熊

據說小高米線的創始人打算賣米線時,發現雲南米線並不對蕪湖人的胃口,當地人更愛直接的香辣帶來的味蕾上的刺激。

@熊仔吃遍蕪湖

因此,他借鑑了河南濟源那邊外賣的米線做法,用醬汁熬制,使得米線本身的味道變得更重,再加入一大勺緊實飽滿的雞丁和獨家酸泡菜,招牌的紅油雞丁米線就這樣被創造了出來。

聽蕪湖的朋友說,一般吃小高米線時,他都要再點上杯赤豆酒釀解辣,這兩者在他心裏簡直就是最佳CP!

@你魚姐在這兒呢

除此之外,在蕪湖還有兩家店是即使吃到肚子撐也經不住誘惑要爲它們停下腳步的。有近30年歷史小刑板慄,一直以來以蜂蜜糖炒出名。熱乎的板慄外殼上有着蜂蜜天然的甜意,粉糯的板慄吃起來像浸過糖水一般。

它家的慄子還細分成遷西板慄、建甌錐慄兩種,我覺得錐慄的會更飽滿香甜的,只需輕輕一抿就散落在舌尖,彌漫着慄子的甘甜。

而傻瓜瓜子則是來蕪湖必買的特產。作爲中國第一商販、“傻子瓜子”的創始人年廣久的創業故事可以說是波瀾起伏,他賣的瓜子味道香、個兒大、分量足、利潤薄,同行就戲稱他爲“傻子”,“傻子瓜子”也就由此得名。

雖說傻子瓜子早沒了當年的輝煌,但仍是不少老蕪湖人的情懷。隨便問個蕪湖人當地的特產是什麼,大家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傻子瓜子。

️⛲️蕪湖怎麼玩?

樂園、古城和公園全都玩一圈

蕪湖的城區其實並不大,大多景點只要騎個單車都可以兜上一圈。稍遠些的景點,單軌過去也是方便的。

要說在蕪湖名氣最大的景點莫過於方特旅遊區

了。記得我小時候去的還只是一期,現在的方特都已經有方特歡樂世界、方特夢幻王國、方特水上樂園、方特東方神畫四座主題公園。

其中最值得去的就是方特東方神畫了,裏面的設施設計和實景搭建都是以東方神話爲主題,既能看到逼真的哪吒大鬧水晶宮,也能與孫悟空一起乘筋鬥雲上下翻飛。而且這裏20年三月份才開園,設備相對來說也更新。

對啦,方特的夜場還有盛大的花車巡遊和城堡煙花秀,千萬不能錯過。

相比於方特,去年才開的鬆鼠小鎮裏的遊戲設施會更低齡化,適合親子遊。整個園區以鬆鼠爲主題,分爲三大主題區域:鬆鼠星球館、森林奇幻地、鬆鼠歡樂街,近百種玩樂項目,分布在鬆鼠小鎮園區的各個角落。

其中高達133米的鬆鼠摩天輪是園區內最顯眼的地標,它可是全國最大的輻條式摩天輪。坐在摩天輪裏就能夠欣賞到江城蕪湖的美景,可以算得上是“蕪湖之眼”了。

每到一座城市,我都愛跑到公園裏轉轉,在那裏可以輕易地收集到當地人的生活碎片。蕪湖的公園有很多,但88歲的赭山公園

在蕪湖人心中格外有分量。

位於市中心的它,有着得天獨厚的“城中之景”,飽餐一頓後,來這散步消食再合適不過了。

若是夏日來蕪湖,那一定要來十裏江灣公園

走一走。正如其名,這條“十裏江灣”全長10.4公裏,從瀂港大橋一直到弋磯山醫院。夜晚這裏燈光璀璨,是當地看夜景的最佳選擇。可以沿着江岸邊遛彎邊看看臨江塔上的燈光秀。

蕪湖古城

是一座三國時期就初具雛形的徽派小城,對老蕪湖來說是一種情懷。位於市中心的它,每逢節假日一定是人山人海。

這裏不時就會舉辦漢服活動,元宵時,古城的街頭巷尾上就掛滿了千盞花燈,不僅如此,還可以猜字謎、放河燈、投福籤……氛圍感拉滿。

雖說旅遊久了,看到“古鎮”二字多半都會自動過篩,不會列進自己的行程裏。但時間充裕,還是可以去鳩茲古鎮看一場打鐵花,春節期間這裏還會有煙花大賞。平日的話,古鎮上也會有各種表演,不會逛到無聊。

說了這麼多,不如總結下,好直接抄作業。如果你是周末兩天行程的話,我覺得可以這樣安排:

DAY1:蕪湖方特東方神畫——鳩茲古鎮

DAY2:赭山公園——蕪湖古城——鬆鼠小鎮——十裏江灣公園

///

下個周末若是天氣晴好的話,不如就任性地買張高鐵票,去蕪湖的街頭愜意地遛彎,嘗嘗當地的美食,心情一定會變得輕快不少。

最後,希望未來蕪湖的美食和旅遊價值能比“蕪湖起飛”更出圈,這座好吃到起飛的小城值得被看見~

/交通貼士/

蕪湖有機場,但江浙滬過去高鐵會更方便。城區不大,單車基本可以打卡完大部分景點,也可以坐單軌通行。

/住宿推薦/

世貿希爾頓逸林酒店、富力萬達嘉華酒店、華邑酒店都是不會出錯的選擇。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