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關中美食-攪團

攪團本是四樣飯,

圍城涼魚和片片。

圍城熱吃要轉碗,

剩餘湯汁要清鮮。

涼魚不嚼要渾咽,

漿水韭菜常作伴。

片片可燴可涼拌,

涼調熱燴由你選!

攪團是陝甘兩省很有特色的平民美食。它以用料簡單,美味可口,容易消化,老少皆宜而著稱,因而,很是流行。

人常說:閒來無事打攪團,攪團的制作可以說是既簡單又復雜。特別考驗廚師的技術和力氣。俗語:“攪團要好,七十二攪”,“攪團要黏,屁股扭圓”形象的寫出了攪團制作的不容易。

做攪團叫“打”攪團,做的過程必須把握住幾個關鍵訣竅,一是打攪團時一定要用小火,慢慢地燒,千萬不能火大了,以免把鍋底燒焦,攪團還沒有熟;二是兩個人配合,有力氣的拿着擀面杖在鍋裏順着一個方向不停的畫圈攪拌,另一個給鍋裏撒面粉,等到沒有疙瘩,變成粘稠的一坨,停止撒面粉,給裏面倒入少量的沸水,繼續攪拌,等到變成一坨了再加入沸水攪拌,就是常說的“打稠摻稀”,如此反復大約三四次,等到熱氣把鍋裏的攪團衝起一個個的氣泡的時候,就算熟了!

打好了攪團,下來就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分別制作了。想漏涼魚的用鑼鑼漏些涼魚,想吃片片的舀出一些熱攪團放在盤子裏抹平待用,其餘的就可以開吃“水圍城”了,之所以把熱攪團叫水圍城,是因爲它放在碗裏的形狀很像被水圍起來的城市。它的吃法可以說是所有面食中對食客吃飯水平要求比較高的一種面食了!論吃的技巧,掌握的人就不是那麼多了,可能有些人覺得我說大話,認爲不就攪團嘛,有啥不會的,那就聽我慢慢道來,“水圍城”吃的時候,一定要用敞口碗,先在碗裏倒入少量的蒜水把碗轉一下,讓碗的四周都粘上蒜水,以防攪團粘碗,接着倒入攪團,攪團上倒些炒的菜花子,吃的時候,一定要慢,性子急的人是吃不了熱攪團的,食道很容易被燙傷。慢慢地從邊上夾下一塊,然後轉一下碗,換一個角度再夾,吃的時候不能嚼,完整的咽下去!會吃的人,吃完後,碗裏剩下的蒜水大約只有一口,還是清亮的!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吃過的碗,能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恐怕,大家見到最多的是把熱攪團吃成了調料漿糊吧!

吃完了“水圍城”,鍋裏的鍋巴也炕的差不多了,取上一大片鍋巴,咬上一塊嘎嘣脆,摸一摸鼓漲的肚皮,那叫一個舒坦!

涼魚是女孩子的最愛,它的吃法相對說來比較簡單,但是要注意兩點:一是做涼魚缺不了芹菜漿水和韭菜或者灰菜菜花,二是吃的時候,不能咀嚼,要完整的吞咽,有點喝的感覺。在夏日裏,喝上一碗漿水涼魚,熱氣立馬消散,那可比吃冷飲解饞的多。

至於說涼調片片和熱燴片片,吃法多樣,又很簡單,我就不累述了。

攪團是過去以雜糧爲主的貧窮家庭的主食,前些年,日子過得好了,加上制作比較麻煩,所以,攪團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近些年,隨着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攪團又火了起來,只是現在的人有些懶,怕打攪團時出力,所以吃上一頓攪團也不太容易,實在有些遺憾!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