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新京報記者近期從多家商超和線上平臺隨機選取10款預制菜查看,鈉含量在300mg/100g-1700mg/100g之間。
食品營養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世衛組織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均建議,每人每天鈉攝入量不應超過2000mg。如果100克的食物中鈉含量超過1000mg,這個鈉含量是很高的,會有鈉攝入總量超過建議值的風險。整體來看,預制菜和家庭日常菜品的鈉含量是差不多的,所以消費者應該重視的不只是預制菜減鹽,還有日常飲食的減鹽。
預制菜鈉含量多在推薦範圍內
市場上銷售的預制菜鈉含量情況到底如何?新京報記者對此探訪北京多家超市以及線上電商平臺,隨機選取盒馬、金鼎軒、灣仔碼頭、二商白玉等品牌的10款預制菜,查看各自營養成分表的鈉含量標注,顯示10款產品鈉含量在300mg/100g-1700mg/100g之間。其中,最高的是電商平臺售賣的珍味小梅園金湯酸菜魚,鈉含量爲1619mg/100g,最低的是灣仔碼頭荷香糯米雞,鈉含量爲342mg/100g。盒馬鮮生會員店崇文門新世界店工作人員說,一般肉類預制菜口味較鹹,蔬菜類的口味會淡一些。
同時,新京報記者還對比了兩款方便面,發現鈉含量在1900mg/100g以上,遠高於預制菜的單位鈉含量。
據了解,鈉是食鹽的主要成分,也是人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廣泛存在於各類食品中。人體攝入過多的鈉會導致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減鹽成爲當下的健康新需求。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成人和兒童鈉攝入指南》以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均建議,每人每天攝入食鹽不應超過5g,約等於2000mg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範志紅向新京報記者說,按照我國的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標準,一天的鈉攝入量應不超過2000mg。以一日三餐計算,一個人正餐可攝入的鈉總量在600mg-700mg比較合理。如果100克食物中鈉含量超過1000mg,是很高的,這意味着一天中僅吃200克這種食物,攝入鈉的總量就會過量。
10款預制菜鈉含量數據。新京報記者劉歡制圖
企業稱“高鈉”爲迎合口味
在預制菜企業看來,預制菜“高鈉”似乎不可避免。
9月16日,味知香京東客服對新京報記者稱,預制菜的鈉含量都在標準範圍內,是爲了體現出食品的最佳風味。珍味小梅園官方客服也對新京報記者說,其預制菜鈉含量是在正常的適用範圍內,產品有單獨調味包,可以酌量添加。
金鼎軒淘寶客服9月18日也向新京報記者稱,行業內各種預制菜的口味都是差不多的,產品的各項指標符合標準。
有預制菜行業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目前加工食品普遍含鈉量較高,預制菜也不例外。在迎合消費者口味之外,這類食品因爲有保質期,就會添加一些防腐劑,例如鈉鹽等來延長保質期。
據了解,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重視低鈉預制菜的研發。聰廚食品、珍味小梅園客服均向新京報記者稱,注意到市場對低鈉的要求,將進一步探索低鈉預制菜。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沒有明確標準規定單位產品鈉含量達到多少是高鈉。“低鈉是有標準的,含鈉量低於120mg/100g,是低鈉產品。而對於高鈉,目前沒有明確標準定義,而是以推薦量來推算,比如超過700mg-800mg/100g的含量就是較高了。”
對於預制菜鈉含量較高的原因,朱毅認爲,這是因爲國內飲食偏鹹,廠商爲迎合消費者的口味而制作。“吃得偏鹹是普遍現狀,目前人們的常規日攝入食鹽量是在10g-12g”,遠高於世衛組織和膳食指南推薦量。
消費者應注意日常鈉攝入總量
範志紅認爲,預制菜作爲流通商品,標注出鈉含量是一件好事,不能簡單地說預制菜的鈉含量過高就絕對不能吃。有的預制菜並不一定是一人份,如果和家人同事分享,並搭配其他淡味、原味的食物,平均下來每個人的鈉攝入量可能並沒有那麼多。
不管是吃預制菜還是家常做菜,減鹽是目前的健康化趨勢,企業和消費者該如何踐行?
朱毅則建議,應該鼓勵工廠開發減鹽或薄鹽食品,消費者要注意看預制菜營養成分表,根據鈉含量選擇食物。
在食品科普專家雲無心看來,在預制菜制作技術上,工廠可以通過優化調整不同調味料的使用減少產品鈉含量,並保持食物依然美味。“消費者才是減鹽的主體,消費者應該更多地注意健康問題,盡可能地改變自己的口味需求,注重健康需求。”
校對賈寧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