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一絕懶豆腐

懶豆腐是我家鄉號稱是招待上親的著名食品,名爲懶豆腐,實際是洋洋得意的自我滿足,自謙而高傲。雖冠以懶字,懶人是吃不到,就是勤快人也不是人人會做、時時能吃到嘴的好東西,不年不節更是不會去做了來吃的!

要做懶豆腐,黃豆要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泡發,之後是磨黃豆、煮豆渣、過豆渣、點石膏、煮漿水豆腐稀飯。過程絕不僅僅是我這幾個字幾個環節說說就能完成,它是件過程很辛苦很復雜,結果值得期待的事。

愛上懶豆腐,是經過了一場腸胃蛻變。

小時候,我是非常不喜歡吃豆腐的,因爲城關鎮只有一個豆腐店,聽大人們說豆腐店的豆腐是提了豆油的,失去精華成份。但是,就這樣的豆腐,也不是每天都有賣的,一旦有豆腐賣,就要排很長的隊,等排到你時也不一定還有。我不吃豆腐,是因爲豆腐店的豆腐是象木渣一樣口感,味同嚼蠟!這豆腐給了我的童年造成心理陰影,認爲豆腐就是這個味,反正我不喜歡吃,對它總是敬而遠之。

1977年7月我作爲知識青年下放到武家坡社辦茶場,因爲是社辦就要在全公社各大隊抽人來茶場勞動,人員最多時有兩百多人。我們知青點離場部有一裏多路,自己開夥,十二名知青由縣交通戰線安排的張伯帶隊,場裏還派了生活管理員、茶場技術員來幫助我們。我們知青頂替了五七大隊十二名社員的指標,他們不用離家勞動所以很感激我們,我們的糧食和其他待遇就由五七大隊負責。每月我們就要去大隊挑次糧,交到知青點。

我和女知青小夏被分配到條件最好的一隊,小夏的父親是交通局副局長分到這個好隊不奇怪,我不知走了什麼運,也分到這個好隊,心情非常愉快!

第一次去一隊挑糧是在9月上旬,我和小夏一路打聽來到一隊,一隊隊長姓王,我記得很清楚,因爲我們去他家找他時,他老婆一口一個“我們王隊長,我們王隊長”的說話,自豪之情抑制不住,我們感到很奇怪,哪有這樣稱自己男人的。我和小夏相視苦笑應付着她,她熱心的幫我們找到王隊長,還幫我們稱好了糧食,給我們辦得妥妥帖帖。王隊長說我們來的正是時候,隊上有家辦喜事,中午安排到他家吃午飯。我和小夏也是滿心歡喜,心想能打回牙祭,過過嘴癮吃到大肥肉了!

質樸的農民把有客上門當成有很有面子的事,何況辦喜事時有我們的到來更是歡喜,所以,我倆被安排在上席就坐,我已經做好了大快朵頤的準備,但左等右等,好長時間才有人拿出一大碗水辣椒放在桌上,此後再無任何葷菜素菜上來。後來才知道,在這裏辣椒面有兩種做法,一是用熱油炒的油辣椒,一是用開水衝的水辣椒。前者是家裏條件好的人家做法,後者,條件一般或者是差的人家做法。不一會主人給我們一人一大碗豆腐稀飯,我數了下,一共有六大坨白花花的豆腐。心想,結婚娶媳婦就吃這些東西,連點肉都沒有嗎?

我目瞪口呆的看着這碗飯,又看了看小夏,對她說我不吃豆腐,能不能把豆腐給她,她也爲難的說,她也不喜歡吃豆腐。同桌的幾位農民兩眼放光的看着飯食,風掃殘雲般吧嘰吧嘰吃的暢快無比。他們看着左右爲難的我們,伸手用湯勺掏了一勺辣椒放在我的碗裏,教我道,用這個下飯香的很,是絕配。沒辦法,只有硬着頭皮蘸着水辣椒吃了。一口吃下去,才知道城裏的豆腐和此時的豆腐有雲泥之別,差距太大了,太好吃了。辣椒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又不停的吃着豆腐和稀飯來中和辣味,兩種味道交替促進,相互作用,一大碗豆腐飯瞬間一掃而光,並且又添了半碗!小夏也是一頭大汗的吃的很香。

經他們介紹,我們才知道這種飯叫懶豆腐。他們說只有家中有喜事、大事時才能吃到,今天是娶媳婦,所以我們有口福了。從此後,我就開始喜歡豆腐了,常常想起懶豆腐的漿水氣味!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就深深地印在腦海裏了!

參加工作後,我又在一直在盛行吃懶豆腐的農村工作了五年。隨着經濟好轉,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吃懶豆腐就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我們經常可以吃到懶豆腐和油辣椒,再也沒見到過水辣椒,自己的胃口越來越本土化了!

後來到市裏工作,沒有機會和環境吃到懶豆腐這一美食,心中甚是遺憾和思念!沒辦法,只有自己想招了。我首先想到和賣豆腐的搞好關系,請他給我帶一桶過豆腐時流出的漿水,再買他的幾斤嫩豆腐,這是雙贏的事,賣豆腐的也十分願意,積極配合。回家後就用這個漿水煮白米稀飯,快成熟時再把嫩豆腐打成幾塊又煮一會,這改良的懶豆腐也能將就一下滿足我的欲念了。退休後到了省城,又和一賣豆腐的加了微信,建立起緊密聯系,想吃時就用微信說一下,他就給我帶漿水,我隨時制做,就能吃到這改良食品了!

人行天南地北,唯鄉音和胃腸最難改變,自己的胃口一旦行成習慣,就會讓你難以忘記過去,就會用全身的細包留住鄉愁,很自覺得認爲不能虧待了自己,特別是自己的腸胃!

能吃,那便是自己的美好,一切都好!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