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網紅甜品—-木薯羹最近火遍朋友圈
好多人嘗過之後
都不敢相信木薯還有這樣的吃法和口感
網紅甜品木薯羹
但是,對於土生土長的玉林人來說
這並不奇怪
木薯的花樣吃法
在民間可是多種多樣
玉林話有句:“厭過刮木薯”
老玉林人都心領神會其意思
因爲木薯皮難刮,碰到生木薯還會奇癢刺痛
形容一個人好煩好煩,焦慮煩躁
由此可見,木薯與玉林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當然,刮木薯是老一輩人的回憶
木薯可是當年的果腹主食
時至今日,鬥轉星移
木薯已經從主食轉爲了調劑口味的輔食
變成了粗糧,健康綠色食品
最近,小微去興業黃牛裏旅遊度假山莊採訪
就一連吃到了木薯的三種吃法
木薯的花樣吃法
冬季,嶺南地區木薯季
在興業,開車進入農村,隨處可見一壟一壟木薯長在田地裏。興業縣山心鎮有一個黃牛裏旅遊度假山莊還以木薯爲食材,請來了村中廚藝最好的農婦,做了不少花樣吃法。有糖油木薯卷、木薯餑(煎/蒸)、炒鮮木薯等。讓小微大吃一鯨,大快朵頤↓↓↓
糖油木薯卷
講真,小微是第一次吃到這種吃法,一下子便種草了。沒想到木薯與糖油的結合,竟能產生這般的口感,一口咬下去,焦香又脆中帶軟,微彈而不黏膩,混着甜味兒,配上芝麻和花生更顯層次感,停不下來啊~很快一盤見底!
其實做法還真不難,小微拍了下來,分享給大家,有空也做一下,真心好吃到爆!
木薯卷,用木薯粉開水稀和攪拌,揉成粘稠的團狀,擀成又薄又大的餅狀。
平底鍋內倒入花生油,把擀好的木薯餅狀放入鍋中,煎成金黃色後起鍋。
重點在此,澆上又香又甜的糖油,撒上芝麻、花生粒。
最後卷成條狀,用剪刀剪好擺盤,就完工了。隔着屏幕都流口水。
木薯餑(煎/蒸)
木薯餑,按照黃牛裏旅遊度假山莊老板龐聯的說法,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吃法。也是用木薯粉稀和成面團,做成餃子狀,或煎或蒸。而不同的是餡料的演變。
如今,黃牛裏旅遊度假山莊做的木薯餑就地取材,用當地的土鯪魚肉和白蘿卜、蒜苗炒制而成,白蘿卜經過和土鯪魚一起炒制,充分吸收了土鯪魚的鮮美,色澤仍保持着白色,又微微透着一些瑩潤的質感,加上蔥末,便把鮮香發揮到了極致。
制作方法就不說了,按包餃子來弄,下面放幾張圖,饞饞大家就好↓↓↓
小微忍不住還想分享吃的口感:煎的木薯餑,表皮稍脆而不硬,輕輕咬一口,湯汁溢出,焦香的表皮裹挾着鹹香的餡料進入口中,欲罷不能。
而蒸的木薯餑表皮多了一份Q彈的口感,內裏的餡料經過水汽和時間的修飾更加飽滿溫潤,讓人整個都暖起來了,超級適合天冷的時候吃。
炒木薯
如果說木薯餑是爺爺那一輩人最常吃的木薯做法,那麼炒木薯應該讓許多70後、80後留有美好的回憶。新鮮的木薯要經過特殊處理之後,切成絲,然後在燒幹的鍋裏炒幹水,放入蔥花、辣椒翻炒,再倒入花生油,加上醬油,炒出金黃色,木薯絲熟透就可以出鍋了。
鮮炒木薯糯而不粘,蔥蒜的香味和木薯一起爆炒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香氣,簡直就是一盤不用下飯直接可以當飯吃的菜,太好吃了!
關於木薯
木薯在玉林早有種植,年代已久遠,不可考證。我們所知道的爺爺奶奶那一輩對木著是愛之恨之,當年多少農家人曾靠它果腹吃到怕。木薯有很多品種,有可以直接蒸煮的面包木薯、雞蛋木薯,也有需要經過特殊處理的木薯粉加工的各種美食。如今,不再做爲主食的木薯經過時代的變遷,給人帶來了新鮮的作法和口味,讓年輕一代既興奮又陌生,也給老一輩人帶來熟悉的味道,如同鄉音一般,讓他們憶起往昔的歲月。
來!木薯季,讓我們一起吃木薯吧
木薯給了你什麼回憶?
你對木薯有什麼新的吃法?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