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富春集團旗下位於來鶴臺的富春酒樓的美團外賣正式上線,這是百年富春首次嘗試登陸外賣平臺。該店工作人員介紹,昨天共接了十多單,剛剛開張,比較受歡迎的菜式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燙幹絲等。
日接十多單
揚州百年富春昨首次嘗試登陸外賣平臺
“上午9點34分,我們接到了上線後的第一單,點的菜式是香炸豬排和中份的富春燙幹絲,價格分別是25元和15元,預約到中午十二點半送到家。”富春酒樓的祁經理告訴記者,到昨天中午11點時,共接了7單,全天的接單量爲10多單,“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登陸外賣平臺,也是爲了切合市場和百姓的消費習慣和口味。”
據了解,此次富春在美團外賣上線的產品包括富春包子、淮揚特色菜以及一些下飯的菜式,包括獅子頭、淮揚軟兜、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香菜粉皮、蝦籽香菇、幹鍋花菜、清炒蝦仁等。“今天點單較多的
還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燙幹絲之類。”祁經理介紹,此次上線的外賣價格有的菜只有堂食的6成,有的價格是堂食的7成,菜量相當於堂食的8成,“我們調查了一下外賣人羣的消費習慣,所以加了一些下飯
的菜式。”
記者留意到,此次富春上線的菜式價格從9元到118元不等在,主食類包括包子、燒麥、油糕、蒸餃等,價格從2元到3.5元不等,同時還供應細點套餐,7種口味爲25元。
實話,推出外賣是一種新的嘗試,目前還處於摸索階段。”富春酒樓的潘總表示,富春作爲百年老店,也在不斷地嘗試新的銷售模式,比如富春集團旗下的一些門店早就推出了團購套餐,“我們的門店地處西區,年輕居住人羣和上班族都比較多,推出外賣也是切合百姓的消費市場。”
處於摸索階段
揚城不少傳統餐飲悄然加入外賣行列
“其實相比較之下,西區的吃貨要比其他幾個區域要多一些的。”大明寺素食坊的趙經理告訴記者,作爲傳統的素食餐廳,他們也推出了外賣,開通至今平均每天的接單量在10多單,最多的一天達到了30單,最遠的送到了藍山莊園和五臺山大橋,“外賣有局限性,但是如果顧客點單了,我們還是希望可以服務到位的,有的是外賣小哥送,實在遠的,小哥不願意送的,我們會選擇自己送上門。”
據介紹,大明寺素食坊的外賣訂單中炒菜和小吃的比例爲2:3,客單價爲30多元,而堂食只有18到22元,“相比之下,外賣還是有一定的潛力可挖的。”趙經理分析,傳統餐飲加入外賣行列之後對於發掘新的客戶羣有一定的幫助,“我們上線時間不長,有顧客的評價可以看出是第一次吃,也有顧客已經連續6次下單,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鼓勵。”
隨後,記者了解到,揚城不少本土餐飲企業已經悄然加入的外賣行列,比如冶春太和廣場店和何園店,“我們最遠可以送到西區大潤發,本周一到周四的接單量爲26單,與專門做盒飯的店家相比,我們的訂單量不算大。”冶春太和廣場店店長陳凌凌告訴記者,該店的外賣點單以包子爲主,菜單中有龍蝦飯、黑椒牛柳蓋澆飯、燙幹絲、餛飩等,最近還推出了盒飯套餐,每個套餐中配一個香菇青菜包子,“作爲老店,我們對於原料的要求比較高,食材必須是有檢驗證書的,相比較一般的簡餐,我們的食材成本和運營成本都比較高,目前外賣對於店的宣傳作用更大一些。”
目前,揚城的一些正統餐飲企業均供應外賣,比如食爲天、7吃8吧陽光餐廳、韓國館等。“我們的菜品與堂吃價格一樣,因爲定價比一般的外賣高,點單的大多是常客。”7吃8吧陽光餐廳所屬的江蘇揚城一味餐飲管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傳統餐飲做外賣,首先考慮的是顧客的便利性,其次才是銷售量,“我們更加看重的是食客的口碑。”
業內人士:今年持續高溫引發外賣大爆發
對於傳統企業加入外賣行列,不少餐飲業內人士並不意外,他們認爲,今年的持續高溫是引發本地餐飲外賣大爆發的主要原因。
“我們現在的外賣是做沙拉,但我們本身是做牛排和意大利餐的,未來可能還會推出澳洲牛肉漢堡的外賣。”迷迭香餐廳的創始人俞大偉告訴記者,外賣是對堂食的一種補充,目前爲止已經不是盒飯店家的專利。
據了解,揚城最早的外賣店家大多是專業做盒飯的,但是隨着傳統餐飲的加入,尤其是一些注重自身口碑的餐飲商家的加入,未來外賣市場也會形成中高低檔的分層,“不過外賣市場本身就是一便利著稱的,過分是高端很難產生競爭力,這就意味着傳統品牌餐飲會因此進一步大衆化,通過自己的摸索來佔領更多的年輕消費羣體的心。”冶春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軍表示,現在冶春的門店很多,未來他們將會以此爲基礎進行資源整合,形成統一接單就近配送的平臺,“現在外賣以中晚餐爲主,最近我們將會推出早茶外賣。”
“現在我們外賣佔比爲10%左右,我們也在不斷進行嘗試,未來還會推出更多的品類來滿足市場的需求。”東園小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外賣市場會形成傳統餐飲新的競爭。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