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肚包雞(附滋補藥料及調味料配方)

賣點:口味鹹鮮,鮮香味濃。

介紹:肚包雞用料簡單,主料是鮮豬肚和土雞,也可搭配鬆茸、牛肝菌、珊瑚菌、竹蓀、板粟等,再用土家瓦罐文火煨制6-7小時即可,口味以鹹鮮、酸辣兩種味型居多(酸辣味型可查閱本站《楚佬香鍋肚包雞(湖北武漢楚佬酒店管理公司技術總監:吳明輝)》的詳細介紹),可做湯鍋,將菜品改刀後可演變爲香辣、麻辣味的幹鍋。肚包雞還可以作爲一個火鍋湯底,吃完之後涮燙不同的食料。在此基礎上湯的味道會因加入一些食材涮食也有很多變化。譬如加上菜幹(梅幹菜冬瓜幹、蘿卜幹等),裏面的味道就會增添一份清甜。這些幹菜吸收了湯中的鮮味,所以吃起來爽口又香濃;若加肉丸、鮮雞什、竹腸等肉類,湯水會愈加濃鬱美味。菜品制作:吳明輝,現任湖北武漢楚佬酒店管理公司技術總監。

原料:鮮豬肚1只(約重700克),淨三黃雞1只(約重1250克)。調料:鹽10克,蔥花、姜末各5克,芝麻油4克,A料(白醋80克,鹽50克,面粉100克),B料(紹酒10克,小蔥、姜汁各15克)。調味料:鹽、味精各20克,生姜片、南姜各15克,白胡椒粒70克。滋補藥料:玉竹20克,五味子10克,黨參、人參花、熟地各5克。

制作方法:(1)豬肚加入A料抓拌20分鍾,洗淨,祛除異味三黃雞去內髒,洗幹淨,加入B料醃漬10分鍾。(2)將洗淨的豬肚翻過來,抹上鹽10克,再將整雞裝進豬肚內,放入冰塊中,冰鎮30分鍾。(3)將滋補藥料及肚包雞放入沙鍋內煲40分鍾至熟,加調味料小火燉60分鍾,上桌後取原湯加入蔥花、姜末、芝麻油調成味碟即可蘸食。(4)另外,肚包雞的食法不再只局限吃肉喝湯,而是將豬肚、熟雞一起斬件放回原煲湯料中復煲再食,食完肉之後還可在原湯中燙涮其他原料。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