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裏,不如你的紅燒肉罐頭

看過《春風十裏不如你》

我只想念那罐紅燒肉罐頭!

風物君語

在我小的時候,不少家庭都會自制罐頭。比如我媽媽,每年在西紅柿最廉價的時候,都會制作許多西紅柿罐頭:先把西紅柿洗淨切好,在鍋裏煮透;同時另取一蒸鍋,把洗淨的玻璃罐頭瓶和蓋子蒸過,保持很燙的溫度;然後取一把沸水燙過的大勺,把還在沸騰的番茄塊直接舀到在蒸鍋上的玻璃瓶中,裝到九成滿,趁熱把蓋子擰上。最後,再把封好的瓶子們蓋蓋煮15分鍾,令其在鍋中自然冷卻後,再開蓋取出瓶子,就成了。

北方的冬天,家家都只有白菜蘿卜老幾樣,而我家幸福地吃着添加了西紅柿罐頭的羅宋湯。

你小時候吃過紅燒肉罐頭麼?

紅燒肉罐頭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沒有確切數據,不過根據歷史資料可以推斷上世紀六十年代,已經有紅燒肉罐頭生產。當時的罐頭廠堪比“託拉斯”,養豬場、肉聯廠、罐頭廠一條龍制造基地。

午餐肉罐頭雖然早在一戰時就已發明,但中國自己生產午餐肉罐頭要晚得多,直到1957年捷克食品專家到上海梅林罐頭廠,才指導生產了第一罐午餐肉。當時基本僅供軍用,一般人能吃到綠皮的午餐肉罐頭,那說明你絕對有過硬的關系,拿來送禮更是無往而不利。

不過,對那個時候肚子裏缺油水的老百姓和軍人來說,保質期都不算是個事兒。曾經有一個老兵回憶,當戰備物資運輸通過駐地轉運時,知道運的是肉罐頭,流着口水卻沒有辦法,結果還是老兵有經驗,搬運那種大概是十公斤裝肉罐頭的時候,故意磕在地上弄壞,壞了只能就地處理,結果,這位當時的小兵吃到了最好吃的肉罐頭,多年後回憶起來依然回味十足。

如今,午餐肉除了涮火鍋的時候扔幾片,一般人大多也會選擇包裝更簡單輕便的火腿腸。不過,還是有一些真正的午餐肉愛好者,比如我一朋友,據她自己說吃遍了能賣到的各種國產、進口品牌的午餐肉罐頭,最好吃的方法當然是裹着蛋液炸着吃。

一些超市的貨架上,也依然能見到紅燒肉罐頭,說明這種食品並沒有從生活中消失。美食達人支招說,用紅燒肉罐頭燉白菜很好吃,也不那麼油膩,快手菜喲!

罐頭的保鮮依靠的不是防腐劑

說起來,罐頭的歷史可要比防腐劑的歷史悠久。據考證,罐頭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爲了遠徵軍的食物供應,拿破侖重重懸賞,要找到食物長期保存的方法。於是就有聰明人挺身而出,獻上了制罐頭這個妙法(跟自制西紅柿罐頭方法一樣)。

罐頭之所以能夠長期保存而不變質,完全得益於密封的容器和嚴格的殺菌,與防腐劑毫無關系。

如果將罐頭視爲食品的儲藏方式,它是最年輕的一種。爲了延長食物的保藏期,千百年來人類想出過許許多多的辦法,如煙薰、日曬、鹽醃等。

如果要論形神兼備,中國最早的罐頭類實物,就要屬湖北荊門的包山楚墓中出土的陶罐。這12個完全密封的陶罐,是公元前316年埋下的。密封陶罐採用多重密封工藝,泥封、葦葉隔層、草餅覆蓋二層絹包裹。有的密封陶罐,“附送”帶提手的編花竹簍,帶結上蓋封泥,封泥下還插有標籤牌,標明內裝食品名稱。

在我國古籍中也有關於罐頭食品的制作方法的記述。《周禮》記載“王舉則醢人共醢六十甕,以五齏、七醢、七菹、三臡實之”,這是“罐頭食品”的發端。可見,早在周朝,我國先民已經懂得使用罐藏保存食物,但由於方法簡單,與工業化的罐頭食品相去甚遠。

罐頭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拿破侖時代產生現代意義上的罐頭食品後,1851年在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罐頭正式被大衆所認知,由軍隊士兵口糧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清朝末年,外國罐頭食品一經輸入,以其制品精良、食品保存持久且便於旅行送禮等優勢風靡一時,銷量連年增長。鑑於此,國內商人相繼仿效,試圖“師夷長技以自強”,開始生產制造罐頭產品。

1897年,上海泰豐罐頭食品公司和常州頤和公司先後設立。

1905年,汕頭成了美香罐頭有限公司。

1912年,上海又成立了協貞、協和等罐頭食品廠。

1914年,泰康罐頭食品公司在濟南成立。

1916年,香港成立馬玉山公司。

1923年,上海冠生園公司成立。

自此,各地罐頭食品公司雨後春筍般紛紛設立,而舊式的食品商店也跟隨着這股潮流,逐漸採用新的方法制造罐頭食品。

民國初期,我國罐頭食品制造業有七大中心,分別爲廣州、汕頭、廈門、福州、上海、蘇州及揚州,產品涵蓋蔬果、禽肉、水產、糖果、餅幹及醬汁幾大類。其中禽肉罐頭主要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等,現在常見的午餐肉罐頭還未自己生產,紅燒肉罐頭也還沒出現。

中國人最早接觸午餐肉罐頭在二戰期間,美國出產的午餐肉在那時傳入上海等地,當時國民黨士兵也有幸吃到這種洋貨。

抗戰結束後,大量的午餐肉罐頭作爲救濟食品運到了中國。中國老百姓們明顯對這種洋玩意兒有自己獨特的吃法,其中最流行的還是切碎了炒飯,對於戰爭中飽受飢饉的國人來說,印着US的鐵皮罐頭就是最高的美味了。

你吃過紅燒肉罐頭麼?好吃麼?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