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油條:早餐“扛把子”鄧城排頭兵

油條,作爲一種傳統美食,伴隨中國人已走過千年。今天,依然牢牢佔領着百姓餐桌,穩穩當着全國早餐界的“扛把子”,它以蓬鬆澄黃的外形、鹹鮮酥脆的口感備受羣衆喜愛。在河南省商水縣沙河岸邊,有一個千年古鎮鄧城鎮,鄧城鎮被稱爲“中原油條之鄉”,這裏的油條享譽全縣乃至全國。鄧城鎮黨政辦主任夏國華向記者介紹,全鎮有6萬人口,每年外出做炸油條生意的就有2萬多人,一年靠炸油條掙回9億元,油條經濟成爲全鎮羣衆致富的重要產業。

鄧城鎮有炸油條的傳統,近年來,在鎮政府的引導培訓下,一支2萬人的炸油條“大軍”成立,成爲頗具特色的勞務輸出產業品牌,這支“大軍”分赴全國10多個省市,長年從事炸油條生意,每人一年少則可掙五六萬元,多則一年可掙一二十萬元。

鄧城鎮油條產業是怎樣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的?這是從一個人,發展到一個村,再發展到一個鎮,最終影響了周邊村鎮和縣市。“說起炸油條,不能不說臘梅莊村的張有志。張有志今年70多歲,上世紀80年代後期,爲了養家糊口,他攜家帶口到平頂山市炸油條。做了幾年炸油條生意後,他回到家鄉建了5間大平房。當時,他家的房子在臘梅莊是最好的。”8月9日,臘梅莊村退休村幹部、現鄧城鎮專職人民調解員張丙臣向記者介紹臘梅莊炸油條的歷史淵源。

上世紀90年代初,村民看到張有志炸油條致富的例子,也開始跟他學習炸油條技術。張有志對來學炸油條的村民手把手地教,從配料、和面、油溫、切坯子、拉坯子、下鍋、翻油條整個程序和技術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村民,第一批教會了6名村民。後來,張有志家裏學炸油條技術的村民發展到20多名。張有志把炸油條的鍋挪到院裏,把炸油條配方和技術全部寫在小黑板上,炸油條時給村民們一一講解步驟,然後再讓村民們現場操作,直到學會爲止。就這樣,幾年時間,這個只有400多戶的臘梅莊村,就有300多戶農戶從事炸油條生意。臘梅莊成爲鄧城鎮第一個炸油條專業村,也是鄧城鎮第一個脫貧致富的模範村,全村近幾年靠炸油條年收入1500多萬元。

鄧城鎮許村曾是貧困村,臘梅莊的致富經驗讓許村得到借鑑。2015年春節後,大學生村官張耀到許村駐村,通過調查了解到,臘梅莊炸油條是一條致富好門路。於是,張耀就在許村村室舉辦第一期炸油條技術培訓班,邀請臘梅莊炸油條師傅張有志向村民們介紹自己創業經歷和致富經驗,並向村民們講解炸油條配方及操作技術,現場手把手傳授切坯、下季子、翻油條等技術。由於村民學習炸油條技術的人多,培訓班連續舉辦了4期,培訓人員300多人。春節後,許村有200多人到山西、陝西、河北等地做炸油條生意。第二年,許村炸油條的村民達到500多人,成爲鄧城鎮第二個炸油條專業村。到2019年,許村靠炸油條每年掙回4000多萬元,實現了脫貧出列。

“前些年,我家被評定爲建檔立卡貧困戶。爲了脫貧致富,我和妻子參加了許村第一期炸油條技術培訓班,學會炸油條技術後去了西安炸油條、賣早點,一幹就是7年,每年收入20萬元左右。”今年35歲的許村團支部副書記許洋洋說,他和妻子張莉返鄉建起了養羊場,決心在鄉村振興中幹出一番事業。

同樣是油條,爲啥鄧城鎮人炸的油條好吃?獲得鄧城鎮2019年油條大賽冠軍的張海江說:“要想做出好油條,和面時要用40攝氏度溫水,裏面加點白糖,要盡量把面和得軟一些,如果面團和得太硬,炸出的油條就會太瓷實,不好吃;面團要充分發酵,如果面團沒發起來,就達不到應有的蓬鬆度;發面之前將面團用油揉勻,經過幾次醒面,使面團呈柔軟潤滑的狀態,做出的油條才好吃;油溫必須控制在160攝氏度到200攝氏度之間。”

油條成爲鄧城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鄧城鎮政府積極引導、培訓,使油條產業規模化發展。近年來,鎮政府每年春節後都要舉辦無礬炸油條技術培訓班,聘請知名面點師和往屆油條大賽冠軍向羣衆傳授炸油條技術,各行政村也舉辦無礬炸油條技術培訓班,炸油條的隊伍也越來越大,全鎮30個行政村,油條專業村達到12個,油條經濟成爲富民強鎮的特色經濟。全鎮每年春節後還會舉辦炸油條大賽,30個行政村都派出代表隊,鎮政府爲獲得獎項的代表隊和個人頒發獎牌和獎品。

油條經濟給全鎮帶來了明顯變化,在楊灣村,村裏建起了樓房,修了水泥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建成了文化廣場;成立了盤鼓隊、廣場舞隊;在許村,還創建了紅色博物館、民俗文化館、百畝生態葡萄園、千年銀杏樹景區等,早已不是昔日貧困村模樣,成爲鄉村振興示範村。

“炸油條成爲我們鎮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我們要進一步引導扶持,讓其發展壯大,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鄧城鎮黨委書記陳書超說。

鎮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河南商水,炸油條是鄧城鎮特殊的勞務輸出產業,村民有創業致富的意願,當地有引導培訓的東風,從鄧城鎮出來的炸油條專業戶,成了全縣的致富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會學家費孝通在《江村經濟》中所述的“中國未來的工業化不一定全部出現在城市裏,偏遠的鄉村小鎮也可能是工業化的發起地”場景,正在“中原油條之鄉”鄧城鎮、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在鄉村振興的歷程中變爲現實。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