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子事件的真相查明,背鍋的黃麴黴素

事件發生後,初步調查顯示,是因為這家人一起吃了在冰箱裡凍了一年的酸湯子,其中檢測出了黃麴黴毒素超標。

於是媒體瘋狂轉發:不要吃冷凍一年的食物,會黃麴黴毒素中毒(後續出現了反轉)。

冷凍一年的食物確實時間太長了,但是在零下18℃,大多數黴菌都會休眠,不會產生更多的毒素。

被炒上熱搜的黃麴黴毒素,雖然後續被排除了嫌疑,但不代表它不值得被重視。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產生的一類致癌物,主要會引起肝癌。

黃麴黴經常出現在發黴的堅果和穀物中,比如發黴的或有苦味的花生、玉米。發黴的砧板、筷子中也可能會含有。

高溫可以殺死黃麴黴,但是一旦產生黃麴黴毒素,就需要280℃以上才能破壞它。

如果要產生大量的黃麴黴毒素,食物應該已經嚴重發黴了,同時也會發苦,一般人不會輕易吃下去。因此黃麴黴毒素的主要風險是致癌,短時間致死的報導並不多。

相比肉眼可見的物品發黴,土榨花生油、玉米油的隱藏危害更大。

土榨油的過程裡缺少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去除雜質。

即使用再新鮮的花生、玉米去榨油,土榨油小作坊裡的生產流程和設備都很有可能導致成品中含有有害物質。其中就包含了致癌的黃麴黴毒素。

建議大家,如果吃到發苦的花生最好吐掉,強烈建議不要使用土榨油。

回到這次事件,罪魁禍首究竟是誰呢?

米酵菌酸!

經過黑龍江方面重新檢測,發現玉米面和病人胃液中都含有很多米酵菌酸,所以初步定性為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酸湯子是一種傳統的東北食物,又稱湯子、餷子,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製作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發酵米麵食物在製作過程中,很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如果發酵時間過長,這種細菌會產生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的毒性極強,發病很快,中毒的潛伏期一般為2~24小時。首先會出現消化道、神經系統等症狀,嚴重者會因肝、腦、腎等多器官衰竭而死亡,致死率高達40%~100%。

可怕的是,即使120℃高溫加熱1小時,它仍然可保持毒性。

我們曾經做過泡發黑木耳的實驗,發現泡發一晚上,黑木耳的細菌和黴菌數量驚人。

多個黑木耳造成的腎臟衰竭案例,矛頭直指米酵菌酸。

酸湯子本身有很大的酸味,米酵菌酸的酸味會被掩蓋掉,因此不易察覺。加上高溫水煮也無法破壞它,結果就釀成了這場悲劇。

其實,官方也不止一次提醒過大家,不要食用自製的酵米麵食物。

這次的事件更是讓我們再次警醒,珍愛生命,遠離發酵米麵(自製食物)。

同時我們也想再次提醒大家,以下自製食物,不建議製作和食用:

我們國家擁有寶貴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其中就包含了許多美食製作、傳統工藝,這些東西需要被傳承下去,但需要用更好的方式。

我們並不是在一味抵制自製食物。如今科技發達,技術先進,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以前看不到的危害,快速獲取科學知識,還能擁有避開危害的解決辦法。

對於一些沒有把握的、需要長時間等待變化的食物製作,或許我們可以交給嚴謹科學的生產線來完成。那些將傳統食品標準化的商家,不也是在傳承嗎。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